东津新区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 -凯发娱发k8

您当前的位置:凯发娱发k8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其他主动公开文件 -> 正文
东津新区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10-19  来源:区农水中心 【字号: 】
索引号: 011158671/2023-27971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区农水中心 公开日期: 2023-10-19
标题: 东津新区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
文号:
生效时间: 2022-07-15 终止时间: 2025-12-31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襄办发2021〕12号)精神,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全区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围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聚焦腾龙种业等重点农业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成长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品牌农产品营销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发展思路

坚持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推动腾龙种业综合应用常规技术和分子育种技术,有针对性的开展育种关键技术攻关,快速选育出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的品种组合参加适应区域区试审定,以期选育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2022年年底前,争取在湖北审定3-4个玉米品种;2023年后,力争每两年育成1-2个具有高度适应我省南部小麦种植区的抗逆稳产红麦新品种,育成1-2个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我省北部种植的小麦新品种;到2025年,实现“腾龙”品牌系列玉米种子在国内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责任单位: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局、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津镇)

三、主要任务

(一)打造重点项目,实施重点产业链建设工程。以补链、延链、强链为重点,培大培优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集群,助推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立足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打造两大重点产业链。一是打造粮食(优质水稻)产业链,在原粮食种植基础上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延伸拓展优质稻米精深加工链条。二是打造现代种业产业链,重点扶持腾龙种业等相关龙头企业开展小麦、玉米等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确保将产业做稳、做实、做精、做强。(责任单位: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区税务局、区经济发展局、区招商局、区财政金融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东津镇、畜牧场)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工程。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要求,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高端休闲农业项目、新型农产品营销项目为重点,列出一批重点农业招商项目,经梳理汇总后,形成招商目录,不断加大招商工作力度。同时,大力培育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链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主动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和消费升级的要求,率先实行标准化的生产和完整的质量安全认证。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多元、个性和品质消费需求。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商标注册、地理标志认证、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自身品牌,培育驰名、著名商标、知名农产品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财政金融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区经济发展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税务局、区生态环境分局、东津镇、畜牧场)

(三)开展示范引领,实施“一村一品”推进工程。抓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将“一村一品”打造成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和原料基地。由乡镇包村干部组织村“两委”、能人、乡贤、村民代表进行协商,确定1-2个主导产业,经乡镇初审后报区评审、认定。实行区、镇、村三级联动,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示范带动,培育一批“产品特而优、业态融而新、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责任单位: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经济发展局、区财政金融局、东津镇、畜牧场)

(四)立足产业优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和特色品牌,做到基地建设与农业优势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结合,激活“光头”,带动农民,走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推进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形成“分区划片、片中有区、区中有点”的品牌农业产业格局,培育壮大农产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责任单位: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区经济发展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财政金融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政务服务中心、东津镇、畜牧场)

(五)依托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支撑工程。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引导农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实施“高位嫁接”,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农业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标准化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着力突破种质优化、标准种植、适宜采收、风味保鲜、规模种养、产地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积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全面提升新区现代农业产业的创新、竞争和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龙头企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格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携化水平,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或利用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筹建东津品牌农产品网上商城。(责任单位:区经济发展局、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区招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东津镇、畜牧场)

(六)加强引导,实施品牌培育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和品牌专卖店。依托蔬菜、林果、蜂蜜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产品构建以新区农产品整体品牌为引领,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东津新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立和完善产品品牌创建认定、品牌运营、宣传集成、质量监管、效果评估、人员培训的管理和培育机制不断完善企业自我保护、行业联合保护和司法行政保护“三位一体”农产品品牌保护体系,健全农产品品牌动态监管机制和保护制度。(责任单位: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财政金融局、区经济发展局、区政务服务中心、东津镇、畜牧场)

(七)加强协调,实施营销渠道拓宽工程。引导鼓励辖区内“刘蜜蜂蜜”、“正兴和大头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组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加各类大型农产品展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电子商务、直铺配送、农超(社)对接等新型营销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对接,不断健全完善实体店与网店相结合的营销体系。(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招商局、区税务局、区经济发展局、东津镇、畜牧场)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管委会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及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导小组”(产业链长及责任单位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具体负责农业产业化建设和推进工作。镇(场)也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强化工作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二)加大政策扶持。积极整合现有农业项目资金,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品牌响、效益好、带动广、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项目。落实国家、省、市支持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镇、场也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投入,充分调动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三)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树立优秀典型,做好宣传引导,推广经验做法,借助各类媒体的力量,构筑新区农业产业化宣传网络,及时报道工作进展、典型人物、领军企业、重点项目等相关信息。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交会、武汉农业博览会等知名农业展会,全力打造新区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各界力量踊跃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现代种业产业链工作分工     


附件

现代种业产业链工作分工

链    长:王  锐   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牵头单位: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

责 任 人:程仁喜   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负责人

工作专班:刘志有   区财政金融局局长

马作飞   区招商局局长

孙保国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主任

胡劲松   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

付  峥   区税务局局长

汪  涛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王世军   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

王  勇   东津镇镇长

刘华军   畜牧场场长

联 络 员:罗德生   区农业水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一、链长工作职责

1.开展现代种业产业链发展情况调研,梳理产业链短板弱项,明确产业链发展思路、工作重点。

2.督促指导该产业链牵头单位争取国家、省级项目资金支持。

3.支持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引进种业龙头企业。

4.对龙头企业和项目建设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督促工作专班抓好跟踪落实,为现代种业产业链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5.指导牵头部门和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本产业链专项资金分配方案,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6.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或调研活动,研究推进种业产业链发展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牵头单位工作职责

对接落实链长工作要求,负责现代种业产业链发展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1.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种业产业链发展情况,收集问题,建立台账,协调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2.研究制定种业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路线图。

3.负责种业产业链具体工作推进实施,掌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详细情况,提出产业链发展的具体意见措施;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年度计划等;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建立问题台账,每月对收集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结合自身职能服务产业链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办理。

5.定期调度种业产业链发展工作,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链长报告。

6.每月向区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一次种业产业链工作动态,每半年报送一次产业链工作总结。

7.完成联席会议、链长及办公室安排的其他工作。

工作专班职责

区财政金融局:负责种业产业链发展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区经济发展局:负责种业产业链发展重点项目清单、项目立项与实施指导检查工作。

区招商局:负责统筹和指导种业产业链招商工作,将产业链短板列入年度重点招商计划;协调区领导参加相关招商活动;每年至少完成项目投资 2 亿元的种业产业链招商任务。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支持种业产业链企业销售门店建设、品牌创建等相关工作。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种业基地建设、用地规划等方面相关工作。

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指导引进企业环境治理。


【】【】
 网站标识码:4206000016 网站地图

凯发娱发k8的版权所有:襄阳东津新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zip:441000 tel:0710-3352817 fax:0710-3352818 主办单位: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总编辑:何焕青 责任编辑:乔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