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4-10 | 【字号: 】 |
索引号: | 011158671/2024-20233 | 分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东津新区(经开区)管委会 | 公开日期: | 2024-04-10 | ||
标题: | 东津新区2023年度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 ||||
文号: | 无 | 主题词: | |||
生效时间: | 终止时间: | 来源: |
2023年,东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丝不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聚力打造“汉江新都会、襄阳新中心”,推动各项工作保质保效、稳步提升。根据安排,现将2023年度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情况报告如下:
一、持之以恒抓理论、强学习,思想引领力持续增强
(一)学深悟透固根基。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专题读书班1期,带动全区党员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学习讨论500余次、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590次。深化拓展“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全年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开展集中学习20次、专题研讨8次。持续抓好理论宣讲,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全年开展宣讲活动300余场次。
(二)知行合一解难题。深入抓好“为民解难题、攻坚淬党性”“下察解暖”等实践活动,党工委班子围绕产业发展、道路优化、城市“烟火气”提升等重点堵点问题领办民生实事25件,认领调研课题13个,深入基层一线调研140余次,开展公开接访36场次,领办的42件信访积案均已化解,国家、省交办35件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党工委班子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提升。
(三)固本培元扬新风。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年召开意识形态联席会4次,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网络舆情。持续唱响东津声音,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2600余篇,龙舟邀请赛等特色活动亮点纷呈。突出典型引领,弘扬新风正气,管委会2名同志分别获襄阳楷模、汉江先锋荣誉;开展“鹿门工匠”、文明城市“最美”系列等评选活动,营造了学习榜样、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顶压前行建新城、提形象,城市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科学规划发展蓝图,顶层设计突出“优”。省委、市委高度重视东津城市新中心建设,亲自规划发展蓝图、实施路径,确定了“汉江新都会、襄阳新中心”发展定位,划定了东津新城南北主轴和新城中心位置。高标准完成《东津城市新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并顺利批复。按照规划要求,严格实施、严密布局,切实站在全省、全市发展高度推进蓝图落地,坚决答好建设东津城市新中心“主引擎”,引领襄阳都市圈突破性发展的“必答题”。
(二)压茬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步伐突出“紧”。坚持以力度保速度,以速度保进度,以“一天也不耽搁”的紧迫感抓好各项工作,党工委班子领衔推动、区直各部门齐头并进,克服时间、要素等压力,推动项目落地,城市新中心首期23个318亿元重点项目于2023年10月26日全面启动,以汉江国投总部大楼为标志的金融商务中心,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科技职业学院二期工程为标志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同济襄阳医院、襄阳五中附属初级中学为标志的教育医疗中心,以汉江流域现代农业贸易中心为标志的文旅会展中心已全面启动建设,“汉江新都会、襄阳新中心”正加速蝶变、蓄势腾飞。
(三)千方百计攻克难点,要素保障突出“全”。集中力量抓好土地、政策、人力等关键要素保障,竭尽全力攻克难点、堵点。坚持土地程序走在建设前面,积极向上沟通协调,加快办理流程,为新城中心项目提供土地要素保障。积极汇报沟通,强化政策支持,《关于推进东津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出台,东津新城建设指挥部及办公室成立。加强人才支撑,争取43名市直优秀干部到东津挂职锻炼,充实到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一线,为城市新中心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三、一以贯之促发展、提水平,经济发展力持续释放
(一)经济发展难中求进。全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3.64亿元。抓好进规培优,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0家、四上企业100家。抓好项目建设,康贝尔、东津云谷、赣锋锂电等13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面推进,部分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全省二季度、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襄阳分会场在东津举办。坚持大员上阵、全员招商,长飞光坊、汉瑞半导体等一批投资大、带动强的项目顺利签约落地,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2个,正式合同投资额723.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96.5亿元、工业项目总金额549.85亿元、5亿元以上项目20个、世界500强项目4个,已入库项目10个,总金额66.83亿元。
(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做优环境、做细服务,推动改革助力、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考核多次被全市通报表扬,“一县一品牌”改革落地见效、“免证明”城市先试先行、首发“证照到期提醒”功能,509个事项实现自助办理,全年受理各类事项33万余件,办结率100%。建好银税“互动”平台,将纳税信用与银行授信有机结合,有效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秉持将企业家当作“自家人”的理念,精心精细提供优质服务,全面优化完善“招落服”一体化机制,全流程帮办代办,推动项目引进即落地,落地快投产,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惠企资金2500余万元,政府服务温度有效转变成企业发展速度。
(三)创新活力不断激发。构建“产学研”一体、“校企”联动发展机制,用足用好襄阳云谷平台,积极招引创新企业、创新人才,湖北隆中实验室组织实施11项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141篇,申请发明专利31项,培养引进24名科技人才,获批全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华科工研院作为湖北省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服务制造企业数百家,协助及联合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与企业共建8个研发中心,共计孵化企业25家,成为带动创新、引领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新区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聚焦聚力优环境、强保障,民生保障力持续加强
(一)多措并举提升城市品质。全年完成市政道路建设约13公里,建设各类雨水、污水、供气管道55公里,10余条道路实现亮灯,d51等一批公交线路顺利开通,东津内外实现高效连接。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新增小车停车位500余个,新增绿地面积14.28万平方米,升级改造公厕16座,垃圾分类工作连续7次获全市第一,创建经验被多个媒体刊发。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推进河湖“四乱”专项行动,浩然河污染整治问题持续推进。大气防治动真碰硬,实行“三级”督办和“红黄绿”榜机制,有效压实行业主管部门、重点企业责任。抓好无废城市创建、农村环境治理,强化环境执法检查,打造宜居生态。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聚焦车辆违停、市民素质持续发力,在全市开展的2次文明指数测评中,东津新区均斩获第一。
(二)全心全力保障群众福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669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421人,兑现大学生就业创业补贴资金22万余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救济资金1652万元。全力维护房地产领域和谐稳定,争取“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1.9亿元,区内问题楼盘均可交付。大力开展根治欠薪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帮助解决工资2815.6万元,在代表襄阳市迎接国务院考核组进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考核中获得佳绩。抓好教育医疗保障,新建成启用3所学校,新增学位6030个,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就医条件不断完善,市第一人民医院东津院区、中医院东津院区等项目迅速推进,同济襄阳医院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抓实安全生产,围绕自建房、燃气、消防、建筑工地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党工委主要领导带队检查30余次、检查重点单位场所700余处,召开安全生产会议7次,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为新区发展筑牢了安全基底。
(三)统筹兼顾促进城乡融合。坚持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协调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崔胡村、魏李村、彭庄村等一批美丽乡村接续建成。集体经济持续发力,推动建设东津万亩蔬菜基地,打造休闲观光农业采摘,发展乡村旅游,东津镇魏李村飞行小镇运营效果良好。积极盘活土地资源,通过“企业 合作社 村民”模式,流转闲置荒地,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开展“村村联建、抱团发展”模式,22个拆迁村通过“众村联投、求同存异、共同奔富”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现年收入700万元以上。抓好乡村人才建设,推进东津籍“津楚”人才计划,建立乡贤人才库、成立乡贤联盟,积极引导参与乡村建设,推进共建共享理念开花结果。
五、守正创新抓基础、固根本,组织战斗力持续提高
(一)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坚持强基赋能,全面提升基层能级,开展“党组织设置攻坚年”行动,依托东津新镇市民之家,打造“为老服务中心”,进一步凝聚基层党员群众力量;扎实推进共同缔造活动,村湾“板凳会”工作经验有效推广;抓实党员教育管理,举办党组织书记读书班、社区工作者培训班、人民智慧教室等培训,累计培训1900余人次。积极领办全市基层党建“揭榜挂帅”重点研究课题,坚持问题导向,以农村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开发“东津流动党员之家”小程序,不断擦亮“红动东津19 ”党建品牌。
(二)推进基层有效治理。探索“自治 共谋”“法治 共建”“德治 共享”机制,构建“1 1 1 n”群防群治工作体系,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领导包案接访机制,深入学习“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有效激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治理效应,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社区治理多点开花,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社区治理五级服务体系,形成“蜂巢”治理体系、“三清四晓五到位”工作法等一批服务“小处方”,积极探索“12345”工作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商圈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
(三)抓好队伍建设管理。全面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全年共调整干部22人,其中提拔15人,重用2人,晋升职级5人,补充高素质公务员10名。注重培养提升,发挥“传帮带”作用结对帮扶青年干部22名。抓好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育,新招考招聘90余名硕士以上人才来新区就业创业,多个人才团队入选隆中人才支持项目,东津新区获批全省首批人才基地(全市唯一)。
六、驰而不息树正气、扬清风,法纪约束力持续强化
(一)坚持学法用法,推进法治护航。认真履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落实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党工委(扩大)会议季度学法制度,以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和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为契机,组织全区各单位集中开展宪法宣传、宪法主题晚会、宪法宣传车巡回等活动,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干部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坚持有力有效,推进作风建设。坚决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今年以来查处“四风”类案件4起,处理10人。抓好精文减会,严控标准、数量,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作规范管理水平。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群众信访、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压实部门职责,深入查摆问题,制定问题台账,专项跟踪推进整改。党工委班子聚焦影响新区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领办民生实事,拟定“三张清单”,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共发现问题数量87个,其中68个问题已办结,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
(三)坚持严管严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党工委书记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班子成员积极履行“一岗双责”,主动抓好分管领域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持从严执纪问责,全年立案审查47件47人,给予党纪处分54件54人。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等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发现问题31个,处理处分12人,起底违规吃喝问题线索2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2人,党内警告3人。开展丰富多样的清廉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书画展、拍摄宣传片、召开廉政座谈会等方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年来,全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离上级要求、群众期待仍有差距,如:重大产业项目还比较少,发展后劲有所不足;新中心建设任务艰巨,新城中心亟需出形象、见成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够充分,城市烟火气还不够“旺”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全力加以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克难奋进,推动产业发展量质并举、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城市配套逐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切实担当好引领襄阳都市圈突破性发展的使命任务。
网站标识码:4206000016 网站地图
凯发娱发k8的版权所有:襄阳东津新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zip:441000 tel:0710-3352817 fax:0710-3352818 主办单位: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总编辑:何焕青 责任编辑:乔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