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津镇崔胡村:“四个一”共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凯发娱发k8

您当前的位置:凯发娱发k8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益事业建设 > 乡村振兴 -> 正文
东津镇崔胡村:“四个一”共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发布日期:2023-08-03  【字号: 】
索引号: 011158671/2023-21475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区党群工作部 公开日期: 2023-08-03
标题: 东津镇崔胡村:“四个一”共绘和美乡村新图景
文号: 主题词:
生效时间: 终止时间: 来源:

崔胡村位于东津新区东津镇南5公里处,南望鹿门山风景区,北临华侨城奇幻度假区,村庄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共378户1583人,现有党员62人、村“两委”班子5人。近年来,崔胡村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共同缔造理念,强党建、筑阵地、聚合力、绘美景,入选湖北省2023年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奋力打造“五好两宜”和美乡村。



强党建,优化一套治理体系,打造新引擎


延伸组织触角。按照居住相邻、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通过群众推荐、支委会审议、党员群众大会决议,推选出57户党员中心户,每户联系6-9户群众,构建“村党支部 党小组 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扎根于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


健全联动机制。健全“两会两队一库”工作机制,即村民议事协商会、红白理事会、治安联防队、铁路护路工作队和新乡土人才库,村民议事协商会实行每月一议、一事一理,红白理事会全面推行移风易俗,“两队一库”增强了群众“主人翁”意识,助推乡村治理联动高效。


推行“红色代办”。将共同缔造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有效融合,定期组织党员走访入户,成立“小喇叭”政策宣讲队,广泛宣传惠民政策;大力推行“红色代办”,由党员干部、志愿者担任“红色代办员”,为年老体弱、在外务工人员等提供精准代办暖心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筑阵地,拓展一片服务空间,开启新体验


建强“主阵地”。聚焦群众需求“靶心”,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乡村党校、图书室、退役军人服务站、铁路护路工作站等各类功能室,持续建强联系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打造“大舞台”。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向村覆盖、公共服务向户延伸,以乡村文化广场建设为着力点,完善体育健身器材、休闲桌椅、公共厕所、分类垃圾箱等配套设施,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打造“百姓大舞台”,点亮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搭起“云平台”。在农户院落、交通要道安装86个高清监控摄像头,通过云端与村“平安乡村”综治监控平台相连接,覆盖全村主次交通要道和部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村干部可通过村级治安室监控平台或手机端获悉各点位实时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掐灭危险苗头。


聚合力,凝成一股自治力量,释放新活力


“乡土人才”发力。探索建立“五个一”乡土人才工作模式,建立一个乡土人才库、组建一个乡土人才微信群、重要时间节点召开一场乡土人才座谈会、征集一批意见建议、建立一个互动服务机制,搭建乡土人才知情平台,拓宽乡土人才建言渠道,激活乡土人才建设家乡的内生动力。


“青壮”给力。设立片区中心警务室,引导村内18岁以上50岁以下的青壮年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建立“中心警务室 治安保卫委员会 治安联防队 党员中心户”四级治安防控体系,每日开展治安巡逻,宣传普及防火防盗知识,并排查矛盾纠纷,及时发布治安动态和预警通报。



“五老”倾力。组建以“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老模范”为主的“五老调解队”,聘请法律顾问,成立调解工作室,实行主动排查、上门了解、调查取证、实地调解、达成协议或告知途径、跟踪回访“六环节工作法”,已成功调解30余起矛盾纠纷,同时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等服务,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绘美景,注入一池源头活水,激发新动能


固化评选促提升。每年以庭院环境美、家居人文美、勤劳致富美、邻里和睦美、爱心奉献美“五美”为主要内容开展“美丽家庭”评选活动,并在村美丽家庭“笑脸墙”进行展示;每季度在孝老爱亲、勤劳致富、明礼诚信等方面对全村进行评比,并在“红黑榜”上予以公布。“笑脸墙”对应“红黑榜”,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美化环境促宜居。发动村民自行拆除破旧危房168个、农村旱厕350个,全面整治河道沟塘,建设污水管网。健全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成立“绿管家”环境管护队,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每月由村“两委”班子、“五老”、少先队员等组成卫生评比组,对每家卫生情况进行评分,营造文明新风尚。


优化模式促发展。在倾听群众声音、汲取各方智慧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耕地资源优势、水稻种植优势和区位优势,优化发展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划分不同品级地块,科学制定方案,并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水稻种植全过程“一条龙”服务,有效促进种植机械化规模化,2022年水稻产量2280余吨,产值达3000万元。


































【】【】
 网站标识码:4206000016 网站地图

凯发娱发k8的版权所有:襄阳东津新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zip:441000 tel:0710-3352817 fax:0710-3352818 主办单位:襄阳东津新区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 

总编辑:何焕青 责任编辑:乔丽

网站地图